2018读书小结


今年似乎有些懈怠了,并没有看很多书,不管怎么样,做个总结好了。

目录

1.《中外应对网络舆情100例》

2.《红色工程师的崛起》

3.《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》

4.《像自由一样美丽》

5.《读史求实:中国现代史读史札记》

6.《天地翻覆》

7.《最后的天朝》

8.《重启改革议程:中国经济改革20讲》

9.《丁玲、陈企霞“反党集团”案纪实》

10.《批评官员的尺度》

11.《青春无痕——一个造反派工人的十年文革》

12.《中国亚洲的内陆边疆》

13.《末日巨塔:基地组织与911之路》

14.《被仰望的与被遗忘的》

15.《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》

1.《中外应对网络舆情100例》

这本书也许不能称为一本好的作品,没有什么文学性,语言也颇多体制中拖沓官僚之感,可能就是给一些领导看的吧。应对舆情应该怎么办?无非是透明公开,开动宣传机器,先占领了舆论高地。翻手为云覆手为雨,可以说,这种思路一直在我国的舆论阵地延续下来了。但是国家机器还是存在着很多too big to response的问题,没有一些企业专门公关团队短平快的响应机制,所以这些年也造成了很多问题。从这本书里面可以看到,体制中的人对此还是有很多反思的。

2.《红色工程师的崛起》

港中大出版的书,大部分还都不错,这本书也不例外。问题是这种过于追求时效性的书,也往往会因此而陷入某个坑里。呃,又扯远了。

很多红色国家,以中苏为代表,都有工程师把握政局的传统,这有一点像19世纪初圣西门所提出的技术专家治国远景,虽然在我们历史书上这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。这种说法也没错,精英治国,并不符合共产主义理论的愿景,即使这很符合我国的国情。马克思采取了Saint Simon的基本前提,但是拒绝了社会分级的想法。圣西门的想法固然好,但是现实是,马克思以其消灭阶级人人平等的博大气魄,激发了19到20世纪声势浩大的共产主义运动。

马克思的说法是消灭剥削阶级,人人生而平等。苏中两党都采取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解释,然而,在消灭了旧的阶级制度之后,新的特权阶级又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出来。如果说,共产党已经消灭了生产资料,或者说,私有财产上的不平等,那新的阶级又是从哪里产生的呢?作其顶层者认为,这一阶级是基于政治权力和文化权力的登记制度而产生,其顶层则是党的技术官僚阶级。

在共产党刚刚给掌握了这个国家的时候,教育与财富高度相关。作者用清华大学的人事变动来阐述了其理论。

明天还得上班,未完待续。。。

3.《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》

4.《像自由一样美丽》

5.《读史求实:中国现代史读史札记》

6.《天地翻覆》

7.《最后的天朝》

8.《重启改革议程:中国经济改革20讲》

9.《丁玲、陈企霞“反党集团”案纪实》

10.《批评官员的尺度》

11.《青春无痕——一个造反派工人的十年文革》

12.《中国亚洲的内陆边疆》

13.《末日巨塔:基地组织与911之路》

14.《被仰望的与被遗忘的》

15.《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》
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